Song of Navigator (航海者之歌)


作曲者簡介:

Shiu Yu Chuen (邵汝泉) : 他在中學時信主,離校後第一份工作就是跑船。當船上駕駛員的十 多年間,曾任高速船船長、也教職海員訓練,現任驗船主任。在 2008 年 9 月、再次離別海上生活,找到時機在 香港國際音樂學校(HKIIM)進修音樂和研習作曲。 回憶當初十多歳少年時, 不知何為信心什麼信主,今天半百人生始體會上帝真實。廿多歲跑船時,在無邊際的 海洋中見過許多日出月落的情景、這是當駕駛員工作一部分,讚嘆過銀河系星河、算算也許只有幾次見到銀河星帶、及感覺奇怪帶磷質的海水在晚上 發光等等的奇妙事物,深深明白到眼雖不能看見 神,但從被造之天地萬物 中就可曉得 神的偉大。縱使遇過海盜上船、當時正在睡在房間、躲避一幕危急塲面、時常遇到逃避不過海上的惡劣天氣、當然碰到不同的人生 考驗及經濟難關,但始終 神保障了微小生命。 這作品描繪了海上生涯,何處人生,人生何處,叫人懂得依靠珍惜上 帝的恩惠。

作品介紹:

第一樂章    

「船笛出航」(Ship Whistle Blowing)

描述一種情景:船在拖 輪協助下離開港口,於平靜的海面上預備進入大海。主旋律描繪船啓航的方 式,長號模擬航船笛聲,長笛則模擬拖輪的聲音。因着擔心會遇上惡劣天氣、 海盜等,這時候船員有點思鄉和沮喪。第一樂章是二段體(Binary Form), 開首六個小節是主題介紹,這章音調節奏為中板有調性音樂(Tonal music)。船與拖船之間的笛子通信是透過「莫爾斯電碼」(Morse code)傳達, 鋼琴彈出的重叠節奏是海浪驟升。長號表示船的笛聲,對應較大的船,而長 笛則表示拖船的應答笛聲。

第二樂章     

「颮」(Squall)

是指一種天氣突變的現象。海上的氣候變化是 很難預料的,船會遇到嚴重多面的滾動和衝擊,而且會令船員暈船。這章是 無調性音樂(Atonal music),沒有重複的旋律線,但部分節奏會重複,不 確定的調性表示着那不能確定的海上生活。不規則的音程變化代表了波濤洶 湧的大海,這是遇到颮的情況。開首四個介紹小節有突如其來的強弱音量變 化,代表引起動態的驚嚇。及後的節奏改動描述船尋得庇護水域後可以較輕 鬆地航行。

第三樂章     

「回家了」(Joy at Home)

海員能夠回家是一件多麼快樂的 事,因為終能感受到至親的關愛和享受短暫舒適的生活。第三樂章有兩部 份,第一部份是主題變奏(theme and variations),主題以多種樂器去呈現 音質變化,包括了轉調、三連音變奏等,並以持續快節奏的有調性音樂(Tonal music)進行。最後部份是返回原調開始第二主題,意味著船抵達母港時,船 員喜悅與放心休假的心情,終於都回家了。



Copyright © Shiu Yu Chue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music may be reproduced without Shiu Yu Chuen's express consent.